浙江4.7万名大学生变身农创客,专家:要给年轻人的乡村梦更多支持 焦点热文
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通讯员 徐慧芳 程振伟
(相关资料图)
这几天,潮新闻推出的“村里来了Z世代”系列报道,带大家认识了一批回村创业的青年人。
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,浙江省已累计培育大学毕业后投身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乡村人才——农创客超4.7万名。
年轻人的乡村情缘还能如何谱写?
潮新闻也邀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、教授王海稳一起聊聊他眼中的青年和乡村。
“年轻人与乡村振兴之间事实上是彼此成全,二者之间是双螺旋的互动共进关系。”王海稳教授曾在湖州安吉挂职县委常委、副县长,在他的鼓励下,30多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深入基层挂职锻炼,为乡村发展贡献青年力量。
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、教授王海稳(右三)与该校基层挂职的研究生们在安吉县山川乡船村。图源:受访者。
在王海稳教授看来,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培育,往往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,能够快速掌握新的实践技能。“青年群体往往更能够适应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环境,找准创业发展的新动向、开辟创新创业的新领域、运用创业实践的新形式等,而这些优势正是乡村振兴工作所需要的。”
不仅如此,王海稳教授表示,青年群体返乡创业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农村旧有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,从而有利于打破较为单一化的产业布局,创造更为多元的就业岗位,带动当地居民的就业与再就业,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质量。
到2025年,浙江将培育10万名农创客。对此,王海稳教授认为,短时间吸引大量青年群体,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返乡创业,核心还是在于能否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创业配套条件。
对于需要人才助力的乡村相对来说,王海稳教授建议,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花力气:
第一,当地政府制定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,重视对乡村创业基础设施的优化,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经济改革,推进产业转型与优化升级,健全农村各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。
第二,增加乡村地区的产业项目,既可以向青年人提供更多具备吸引力的就业岗位,又能够带动青年人创业与地方经济发展。
此外,在乡村振兴过程中,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成为重中之重。王海稳教授告诉潮新闻记者,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,部分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,逐渐失去其原本能够给人田园诗歌般美好的想象,取而代之的是与城市的同质化。对此,王海稳教授表示,要以农村独特的魅力与优势,通过发展与乡村资源禀赋比较契合的产业,来推动乡村共同富裕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